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19:28:53
京东新城欢迎大家投稿来信,邮箱(dcxmt2018@163.com)

关注微信

扫码关注
发布投稿
欢迎大家投稿来信
世界气象日和气象灾害预警
来源:京东新城(转载需注明出处) 日期:2025/3/21  点击:242
责任编辑:刘冠英  


本网讯 记者李欣岩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,每年的3月23日被定为“世界气象日”,又称“国际气象日”旨在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,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,推广气象学在航空、航海、水利、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。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“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”。如何看懂预警信号?种类繁多、等级复杂、术语专业的预警如何理解?如何做好相应防范?我们一起来了解。

 

目前,我国主要有14种气象灾害预警,如常见的暴雨、沙尘暴、台风、寒潮、高温、强对流等。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,气象灾害预警设为蓝、黄、橙、红四个级别,分别代表一般、较重、严重、特别严重。有些预警只有其中的一种、两种或三种等级。

 

各地气象部门遵循属地化原则,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,发布本地预警信号。也就是说,各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不完全统一,因此公众需要重点关注所在地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。

 

14种气象灾害预警外,相关部门还会联合发布山洪灾害、地质灾害、森林火险等气象预警预报。

 

收到气象灾害预警应该怎么办?

 

暴雨、大雾、高温是发布最多的气象灾害预警,手机短信、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或智能终端都是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便捷渠道。

 

气象灾害预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,蓝色、黄色预警信号都是“提前警告”,表明虽然目前还比较平静,但危险可能就在眼前。此时不能掉以轻心,比如遇到暴雨黄色预警,就应该谨慎考虑出行计划,随时关注天气变化。

 

橙色、红色预警一般都是在恶劣天气“进行时”发出的警告,表示恶劣天气已经发生,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升级。遇到橙、黄两色预警信号,则应非必要不外出,尽量留在安全地带,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。救灾部门也要高速运转,准备及时的应对措施。

 

一方面,科技进步让我们能更好地预知危险;另一方面,大家对预警也不可“视而不见”“听而不闻”,要提高防范意识,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,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,关键时刻不“轻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