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新闻第3版
新闻排行榜
版权声明
返回京东新城
日 报
周 报
杂 志
《大厂新农民》 本期发行日期:2025年3月10日

向“新”求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

《大厂新农民》 本期发行日期:2025年3月10日 点击:140次

北京天顺永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忙生产。李岩 摄.jpg

北京天顺永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忙生产。李岩 图

本报讯  (记者周少红)我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,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在打造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奋力争先。

不负好春光,企业生产忙。在北京天顺永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有序忙碌,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。企业自去年4月份从北京市通州区迁入大厂高新区以来,圆满完成了全年任务。今年,企业坚持创新驱动,扩大规模、引进人才,力争实现更好发展。

“大厂区位优势突出,在生产运输方面可以节省不少成本,再一个就是高新区内有我们合作的企业,聚企成链、聚链成势,对于企业发展是很好的条件。”北京天顺永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鑫明说。

在大厂高新区,各企业活力竞相迸发。我县紧密结合京津冀产业图谱及产业链,加快融入北京“产业圈”,仅去年就引进承接北京疏解产业项目25个。以培育创新主体带动优势产业全链条发展,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迅速成长、汇聚涌现,一批来自京津和其他省市的新项目选择落户我县,一批老企业积极兴建二三期项目,我县的发展潜力、投资环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知和认可,近悦远来的势头越来越强劲。

“目前,大厂高新区承接北京企业占比达三分之一。”大厂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马艳平说,高新区以打造高精尖产业集聚区为目标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保障。同时,深化与京津两地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的对接融合,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,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聚焦高质量发展、共谋一体化蓝图。我县不断补链延链强链,全力构筑产业协同新高地。2019年以来,连续六年承办区域对接交流合作品牌活动——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会,签约产业、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类项目共计79个,意向投资额约687.66亿元,推动了更多项目在我县布局、更多资源向我县延伸、更多成果在我县孵化转化产业化。

项目招得来,企业发展好,营商环境是关键。我县坚持打造公平公正的大市场环境,持续加大创新支持力度,落实各项惠企政策,2024年为104家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2.18亿元;不断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,健全完善“拿地即开工”“承诺即开工”、领导干部包联和领办代办体制机制,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;不断扩大京津冀政务服务跨省联动“朋友圈”,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,推动政务服务“区域通办”迭代升级,北京市级、通州区级34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、北京其他11个区3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和天津市武清区320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办理。

协同发展十一年,京津冀再启新程。2025年,我县将干出招商加速度,拼出项目新气象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大厂力量,让协同发展在这片176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持续释放出强大活力与勃勃生机。


向“近”而行 跑出交通一体化“加速度” 向“新”求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县多种形式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文海: 让景泰蓝在传承中创新 “好人宣讲”进乡村 文明新风拂面来 县妇联召开女企业家座谈会 县农业农村局: 加强农资监管 护航春耕备耕 庆“三八” 展风采 县城区第一幼儿园开展爱耳日主题活动 草莓采摘正当时 尽享田园好时光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