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农历八月十五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在中国农历中,一年分四季,每季分孟、仲、季三部分,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因而中秋也称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、更亮,所以又叫“月夕”“八月节”。
中秋习俗
俗话说:百里不同俗,十里不同风。虽然中秋节各地各民族习俗略有不同,但中秋祭月、赏月、拜月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。除此之外,观潮、燃灯、猜谜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、玩花灯、烧塔等传统风俗习惯也是各地较为盛行的中秋习俗。
中秋美食
月饼作为中秋节必备食物也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最初,月饼是作为祭供月神的祭品。每年中秋,人们都要用精致的糕饼来祭供月神。祭供完毕后,全家人再将糕饼分吃,表示合家团圆。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,始于明代。清代时,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,不仅制作精美,品种也不断增加,并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物。